当前位置:

巴彦淖尔市委编办“三个聚焦”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今年以来,巴彦淖尔市委编办在严控机构编制总量的基础上,着力在创新编制管理方式、优化编制资源配置上寻创新、求突破,不断健全编制统筹调配和动态调整机制,管住管好用活机构编制资源,持续提升使用效益。

聚焦理顺河套灌区管理体制,强化机构公益服务属性、提升编制使用效益。结合自治区党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要求,进一步加强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输配水、水利工程维护、节水控水等公益服务职能,经市委编委会议研究,将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所属7个正处级分中心的机构类别,由公益二类调整为公益一类,统一纳入财政供养体系,切实推动解决靠水吃水问题。同时,为最大限度提高编制使用效益,综合考虑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具体承担的管理职责、管理范围、信息化覆盖率、改革情况以及现有人员编制情况,经市委编委研究同意,收回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及所属事业单位部分事业编制,统筹用于支持保障其他重点领域用编需求

聚焦服务保障民生福祉,优化事业单位布局结构、提升整体工作效能。一是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内机编办发〔2015163号)有关规定,在充分考虑巴彦淖尔市医院人员编制、干部配备、职能履行情况以及借鉴其他盟市做法的基础上,为巴彦淖尔市医院增加部分内设机构科级领导职数进一步保障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开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二是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和兄弟盟市实行公立医院人员总量管理的经验做法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在北京中医医院内蒙古医院探索开展人员总量试点,全力保障公立医院人员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需求,加快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三是为有效缓解临河城区学位不足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需求,批复设立市第四中学、第四小学、第四幼儿园三所学校,并预借部分事业编制,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布局结构,推动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四是强化重点工作保障,在自治区核定的事业机构限额内,先后批复成立水权交易服务中心、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国有企业绩效监测评估中心、古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老年大学等事业机构,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聚焦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做好用编计划审核工作、保障引才引智需求。在现有事业编制总量内,充分挖掘市本级事业单位存量编制资源,全面保障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人员调动等空编使用。按照自治区有关要求,提前启动2024年公开招聘和人才引进用编计划审核工作共批准市、旗县区两级部门(单位)使用事业空编1700多名,有效保障了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和基层一线用编需求,并按时保质完成了审核报备工作。截至目前,剔除已批准未使用编制、未配备领导职数等,市本级事业单位实际空编率控制在8%左右,编制使用率得到明显提高。

(供稿:温鑫  审核:赵晓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