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原县四种模式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五原县坚持以“优化执法队伍、提高执法效率”为切入点,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构建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一个领域一支队伍、优化执法资源

  根据中央、自治区、市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精神,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全面梳理市场监管、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牧业、生态环境五大领域执法职能,着眼于瘦身提质,通过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的变革调整,加强行业内执法资源整合。将分散在多部门、多层级或部门内部的相关执法职能进行全面整合,一个领域组建一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

  厘清执法清单、摸清改革家底

  建立执法队伍清单。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比对实名制数据库,摸清了县级层面各部门执法队伍及含有部分执法职能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职能职责、编制人员、执法办案数量等情况,并列出清单,真正厘清了改革“家底”。建立执法事项清单。全面梳理五大领域执法事项清单,明确部门职责边界,该整合的整合、该划转的划转,严格落实责任主体,确保在执法过程中不缺位、不越位、更不错位。

  理顺执法层级、下移执法重心

  针对各领域改革执法现状,综合考虑职责任务,推动执法层级和执法重心下移,解决执法缺位漏项问题。一是直接执法。在执法专业性强、由县直部门执法较为便利的执法队伍实行直接执法,发挥部门执法作用。二是派驻执法。在监管任务重、执法工作量大的领域实行派驻执法,推动执法重心下沉,强化基础性监管工作。三是属地执法。为落实好自治区赋予各乡镇的执法职责,充分依托辖区政府,实行属地执法,执法权力下放、重心下移,执法体系向乡镇延伸机制。

  加强领导、确保改革落地生效

  成立以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严格落实改革相关精神,加强协作配合。建立健全审批部门、执法主管部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综合执法队伍间协调配合、信息共享机制和跨部门执法协作联动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作风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确保干部队伍思想不乱、工作不断、干劲不减。

        供稿:张虎    审稿: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