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县委编办夯实工作基础,以管理促实效,加强机构编制精细化管理。
一是强化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是管理人员编制的唯一入口,直接关乎机构编制管理、财政预算管理、社会保障管理和干部人事管理之间的协调统一。为切实把好人员编制“入口关”,五原县及时规范实名制数据库,确保数据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切实做到“四清三对应”,即:机构清、编制清、领导职数清、实有人员清,现有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在职人员数与实有数相对应。同时,依托实名制数据库,即时提取机构、编制、职数、人员配备等信息,为科学决策和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党政机构改革涉改部门多、编制人员调整幅度大的问题,为科学合理重新核定编制,将人员尽快调整到位,确保新组建机构及时运转、工作平稳衔接,五原县充分发挥实名制数据库的基础性作用,对全县90多个涉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年龄结构等现状及五年内人员退休、编制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预测,为制定人员转隶方案提供参考,在人员转隶方案印发一周内400多名人员的转隶到岗工作全部完成。
二是强化机构编制档案规范化整理。不断推进机构编制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组织综合股档案管理人员学习了《档案法》、《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等档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归档文件的整理,收集保管机构编制部门重点工作、重要活动档案的文件、照片、影像等资料,确保机构编制档案应归尽归。归档整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历史沿革文件。按照“统一规范、长期有效”的原则,对机构编制上级来文、本级发文进行汇总、分类、整理,统一编号、统一装订、分类归档。
三是强化机构编制制度落实。严肃机构编制工作纪律,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和《内蒙古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继续完善并严格执行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和人事手续办理程序,坚持机构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和“一支笔”审批,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制度,树立编制工作权威。强化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通过规范使用《机关事业单位调入人员使用编制申请表》、空编空岗核实等多种方式严格管理人员调动,严把编制关和进人关,有效地控制编制总量、合理地使用编制资源。
供稿:李超华 审核: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