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管理工作,遵循规范化、系统化和安全化的原则,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杭锦后旗旗委编办系统化、规范化管理法人档案,满足监管要求,为单位内部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一、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性
依据《档案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等法规,结合《事业单位法人档案管理办法》,明确归档范围、保管期限、移交流程、借阅权限等。分类管理档案,包括:法人设立登记材料、变更材料、年度报告、证书使用记录、印章备案等。做好档案的日常维护,对档案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确保“一户一档”,发现信息不完整,及时补充完善,做到档案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晰、装订整齐、查找方便,实现登记档案管理科学化。
二、严格档案保管与安全,健全档案管理长效机制
设立专用档案室和档案柜,具备防火、防潮、防蛀、防盗等条件。涉密档案单独存放,并加锁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办结登记后及时按规定整理归档,做到档案归集与日常工作同步。主动服务,以实用性为导向,规范档案查阅流程,完善档案工作岗位职责、档案借阅、档案保密、档案归档等制度,扩展档案的开发和再利用。在不涉密的前提下,经分管领导同意后为单位提供所需资料,保证登记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工作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服务性工作。
三、做好档案数字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
学习最新档案管理政策和技术。重要纸质档案扫描为电子版(PDF或图像格式),并存档于专用服务器或光盘。实现电子化归档、检索、统计分析。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立了清晰的电子档案检索目录,包括归档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主要内容及申请时间,领证时间等,通过目录检索,可以在第一时间查阅所需的文件资料。同时,创新事业单位法人管理,法人年报数字化备案,通过“网上登记管理”系统,全面实行登记事项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并全程归集数字化资料,实现事业单位法人档案电子化。电子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档案查找、校对、补录和远程分享,方便了查询单位,提升了事业单位的档案运行效率。
(编辑:徐波 初审:邬小敏 终审:师若男)